今年梅汛以来,宁波市降水持续偏少,梅雨期降水量较常年偏少53%,出梅至今降水量更较常年偏少63%。截至8月19日8时,宁波市32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7.12亿方,较常年偏少15%。为积极应对抗高温防旱工作,宁波市提前谋划,多措并举,合理调配水资源,确保供水安全。
一是及早谋划,下好“先手棋”。预先建立周报制度,6月下旬,根据梅雨期降水情况及出梅后供水形势,超前建立蓄供水周报机制,分析实时蓄供水情况。提前布置保供水工作,为保障全市居民用水需求,向各区(县、市)发布《365体育网投_365体育投注¥【app彩票官网】做好保供水工作的通知》,主动做好抗高温防旱准备,并专题召开旱情及供用水情况分析会商会,系统分析全市蓄供水形势。严格执行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,加大巡检力度,加密水质监测频次,做好饮用水源地污染源管控工作,确保城乡供水水质安全。
二是科学调度,打好“主动仗”。优化双网联调,7月以来,充分发挥水库群联网联调及供水环网双网联调优势,采取多项措施优化时空分配,有效利用江东水厂平衡东西线水源,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。加大境外引水,自出梅以来,钦寸水库、汤浦水库共计引水近0.2亿方,有效补充本地生活用水优质水源。同时积极向省水利厅争取浙东引水调度配额,引曹南线、北线合计引水1.9亿方,有效保障我市和舟山用水。强化区域互济,为保障象山县供水安全,8月12日起实施象山白溪水库临时应急引水,引水规模每日5万方。
三是开拓水源,织密“防御网”。积极发挥再生水城市“第二水源”优势,实施长丰净化水厂再生水扩容工程,再生水每日生产规模由6万吨提升至16万吨,同时加快推进福明净化水厂再生水设施改造工程。深化分质供水,积极对接工业企业做好用水趋势研判,提前完成超大水量运行测试,7月14日供水量达48.72万吨创下历史新高。推广“区域旱情预警及调度”应用,通过数字化手段,打破传统城市供水调度人工监测分析,采用计算机动态智能计算,不仅实现了从监测预警到预报预警的提升,同时提高了效率、覆盖率和精准度,为科学、高效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。
3297565-26827-42-他山之石